近年来,提到少林寺,不少人第一反应是扫码功德箱、天价开光符,还有武僧团的商业巡演。
释永信在任时,把这座千年古刹打造成了 "赚钱机器",700 多个商标注册在手,连门口卖水的都得给寺庙交分成。
可释印乐刚跨进少林寺门槛,就先砸了 "平安香"" 全家福香 " 这些摇钱树,要知道单是这些高价香火,一年就能给寺庙带来几千万进账。
这步棋够狠吗?
狠的是他连解释都懒得给。
上任第二天,直接让僧人把大殿里带二维码的功德箱全搬到库房,换成了木头箱子,上面就刻三个字 "随心意"。
有游客问 怎么不能扫码了,守殿的小和尚就一句话:"佛祖不差你那点流量。
" 这种底气,在释永信时代可少见得很。
少林寺景区周边的商铺,早就是块肥肉。
从卖武术光碟的到开素斋馆的,哪个不得给寺庙交管理费?
释永信时期,这些商铺承包权被层层转包,最后落到谁手里都难说。
释印乐一上手就不一样,直接派僧人挨家挨户收钥匙,说是 "寺庙自营",利润全投到孤院和养老院。
有商户不乐意,说签了十年合同?
结果庙里拿出的文件比合同还硬:"宗教场所周边 30 米内,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
" 这可不是新规矩,只是以前没人较真。
现在倒好,和尚们自己扛着扫帚去扫街,把那些挂着 "少林秘方" 招牌的小店全清了,换成免费施茶点的摊位。
游客们都说,这下空气里终于闻不到铜臭味了。
最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取消武僧商业表演。
要知道那些穿着僧衣耍枪弄棒的演出,一场就能赚几十万,释永信还带着武僧团去老外捞过金。
释印乐偏不,说要把 "功夫表演" 改成 "禅修体验",每天早上在藏经阁前直播坐禅,几百号僧人盘腿打坐,镜头怼着脸拍都不动一下。
刚开始看直播的人不多,弹幕里全是 "求翻跟头" 的。
可播了半个月,画风就变了。
有白领说看僧人打坐能缓解焦虑,还有宝妈跟着学给孩子哄睡。
现在每场直播都有上万人守着,打赏的钱虽然不如商演多,但庙里一分没要,全捐给了山区学校。
这种转变,比翻多少个跟头都有力量。
最后总结
释印乐这三板斧,看着是砍向钱袋子,其实是在给少林寺续香火。
释永信把寺庙做成了品牌,却差点忘了品牌的底色是 "禅" 不是 "钱"。
现在新方丈用最笨的办法 —— 种地、讲经、做公益,反而让这座千年古刹有了烟火气。
有人担心没了商业收入撑不住,可白马寺在释印乐手里 20 年,不靠表演不靠收费,照样把钱花在刀刃上。
佛门本就该是清净地,不是游乐场。
能守住这份初心,少林寺才能真的 "永远屹立在威武的东方"。
参考资料:1、百度百科——释永信、释印乐2、极目新闻——2025年7月30日——“平安香”等收费项目已不见!实探新住持履职次日的少林寺→3、中华网新闻——2025年7月29日——释印乐任少林寺新住持 接棒少林新篇章4、极目新闻——2025年7月30日——释永信佛教协会副会长信息被官网撤下
股票配资排名在线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