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刘望
男孩白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晚上还时常梦游,日常学习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武汉市第六医院中医科专家通过“中药+外治+调护”综合干预三个月后,男孩的躁动症状显著改善。9月6日,该院专家表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治方法为治疗儿童心身疾病提供了有效方案。
患儿逐渐康复,家属向医生敬赠鲜花
男孩小宇(化名)今年8岁,最近两年晚上时常梦游,白天上课还有躁动症状,家长对此十分头痛。据家长描述,小宇夜间常无意识起身游走,眼神迷离且对外界呼唤无反应,需家人轻扶回床;日间课堂上静坐超5分钟便肢体躁动,还会突然尖叫、撕扯书本,甚至推搡同学,严重扰乱课堂秩序。
为了治病,家长带小宇辗转多家医院,做了头颅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监测等,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尝试西药干预后,初期症状略缓解,但后续出现食欲减退、情绪低落等副作用,疗效反复波动。此外,小宇的顽疾给整个家庭也带来了重创,门窗被迫加固防止意外,父母轮流彻夜守夜,中途3次被迫转学……
今年6月,家长带小宇来到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问诊,该科副主任莫郑波通过中医四诊合参,发现小宇舌质偏红、苔黄腻、脉象滑数,精准辨证为“痰火扰神、心肝失和”。他据此制定“中药+外治+调护”三重方案:内服黄连温胆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清化痰热、泻肝宁神;针灸百会、神门穴,耳穴心、肝、神门区压豆,通络调神;还指导家长调整饮食(避肥甘辛辣)、固定睡前中药足浴、多正向鼓励孩子。
经过3个月持续干预,小宇症状改善,梦游症状完全消失,课堂静坐时长稳定超过30分钟,尖叫、推搡等异常行为未再出现,情绪平稳,学业也逐步跟上。
莫郑波表示,中医治疗儿童此类病症立足整体观,辨证施治兼顾祛邪、扶正与调护,为孩子生长发育保驾护航。作为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莫郑波及其团队在临床中始终注重结合患儿的个体体质与生活环境,通过辨证施治制定个性化方案,既缓解当下症状,也助力患儿体质的长远调和,为其正常生长发育提供支持。
股票配资排名在线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