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山东普通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投档线公布,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533分考生 “冲进”了西藏大学 土木工程。
——有人说:“好极了,这个分数能冲进211、双一流大学,真是不错!”
——也有人说:“还不错呢?糟透了,世上还有比土木再冷、再'地板"专业吗?”
554分考生,“冲进”了青海大学 生物工程。
——有人说:“好极了,青海大学是211,554分冲进211大学,挺好!”
——也有人说:“糟透了,“生化环材,四大天坑”,生物工程,“天坑”之首,毕业即失业,将来找不到工作,就等着哭吧!”
530分考生,“稳进”了内蒙古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有人说:“好极了,这个专业不错,是个热门,将来就业前景好!”
——也有人说:“糟透了,人人都学计算机,将来就业竞争太激烈,一个二本大学出来的计算机,能学到啥?这个分数能进西藏大学的环境科学,211、双一流,毕业证多硬气?
展开剩余81%441分考生,“保进”了青岛城市学院,网络工程。
——有人说:“好极了,441分压线进本科,还是网络工程热门专业,真是幸运极了”
——也有人说:“糟透了,441分进个民办大学,不但学不到东西,三本毕业证到社会上找工作,废纸一张,还不如上个公办好专科!”
7月19日,常规批(本科)第1次志愿投档结果出来,21381个投档单元,无论985、211、双一流, 普通重点还是民办院校,也无论是热门的计算机,经济学,还是冷门的土木工程、小语种,都有考生报考;从最高的692分到压线的441分都有考生如愿以偿!
但是,投档结果出来,当给他人分享喜悦的时候,考生和家长常常会得到“好极了”或是“糟透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评语。
听到前者考生和家长很高兴——这个志愿算是选对了;
听到后者,考生和家长心中就会烦闷——这个志愿选错了吗?那以后咋办啊?专业不好,学校不行,将来好就业吗?人生还有前途吗?甚而至于,还会萌发“不上复读”念头!
填报志愿,经过了一个“相当长”时间,专业、院校都是考生和家长反复挑选,掂量比较,大浪淘沙,沙里淘金,金中筛金,每一个志愿都不是随意“抓阄”而来的,无论是热门专业还冷门专业,无论是985、211、双一流名校还是一般大学,只要填报志愿表里,那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
但填报志愿是个人做主,投档录取是招考院当家,最后花落谁家,一靠实力(分数),二靠运气,对于620分以下考生来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专业和院校之间,总得做一个取舍——同样分数,要学热门专业,院校就得“降格”;要上好学校,“专业”就只能“捡瘦”,所以,提交志愿后,投档结果96个志愿,只要“中标”,无论是哪一个,结果都是最好的!
至于其他人如何评说,不用管他!每个人都是“凭自己经验”“站在自己立场”说话,他不是你,不知道你怎么想;你不是他,也不用管他如何评!
大学每一个专业之所以设立,都是社会需要,国家需要,没有优差,没有冷热;专业再冷,只要学好,就是国家需要的人才;专业再热,没学好,甚至没有学会,将来到社会上照样百无一用。
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院士在2024年新生开学典礼上说:我们的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在大学的学习中,不仅要传承已知,更要敢于开掘新知、探索未知,勇于突破已有的思维框架,形成自主的见解,解锁世界的奥秘。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教授说:““在北大如果没有去听几场顶级讲座、听几门感兴趣的课程、和老师进行几场深刻的思想碰撞,就等于没有上过北大。”他鼓励学生,要边学边问,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边界。不要人云亦云,要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探寻未知的、未来的奥秘。
就读北京大学是这样,其他大学亦是这样。到大学,一定扎实专业知识,炼就专业技能,但不要以为,这一辈子就“吃定”这一专业了,社会是发展的,对专业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大学要上四年,四年后的社会是什么样?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你能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现在的专业只是基础,但并不决定着你的未来!
“数风流人物”:伟人毛泽东是师范毕业,邓小平法国勤工俭学学法语,学轧纲,最后都是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看时代精英:任正非是大学专业是水电暖通施工,现在手机做得好;马云大学专业英语,现在支付宝玩得溜;刘强东大学专业是社会学,现在京东商铺开的多么火;董卿是学戏剧的,撒贝宁是学法律的,他们都是央视金牌主持人……
瞅身边人们:大学毕业后学以致用有之,但更多的是“专业不对口”——特别是到市县基层以下,就更遑论专业对口了……
当初填报96个志愿,个个都是自己选的,现在投档结果出来,大局已定,坚信在现有高考成绩下,自己专业、大学就是最好的,如果有人点赞,说明我们选对了;如果有人冷嘲热讽,也实属正常,不必放在心上。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冷专业”,更没有“差专业”,只有不努力、不上进的人!“是真金总会发光",只要好学、上进,学何专业,前途都一片光明!
尽管有人在说,“文科行业都是舔,生化环材是天坑。土木工程就业难,打死也不学新闻。”但是,每年这些专业都有人报,每年都有人毕业。假若如某些人所言,学了“给排水专业”,毕业后难找工作、找不到工作,那就租间小屋,挂个牌子,给后来高考生填报志愿,也一样“端上金饭碗”,照样混得“风生水起”……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
发布于:山东省股票配资排名在线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